文章詳細
北晨“天問一號”誕生記
7月8日,高考第二天,上午09:00——11:30是理綜考試。拿到卷子的北晨高考生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驚奇地發現丁建才老師昨晚重點講習的題目赫然在列,題干、選項是熟悉的,答案也是一定的!考試結束,北晨理科生是蹦跳著走出考場的!
帥氣的丁建才老師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位優秀的物理教師還原了這道題的來源——
今年4月22日,是我國的第五個“航天日”,我國航天局對外宣布將于7月底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起名為“天問一號”。雖然我國對火星探測的起步較晚,但我們是一次發射要同時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這在國際上還是首次,標志著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當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一方面為祖國的偉大成就驕傲,一方面想著如何跟學生們分享這個勝利的消息。作為高三物理教師,我想:設計一道和探測器及火星相關的物理題目,不正是展示我國科技實力,激發學生愛國熱情的具體體現嗎?“天問一號”會從哪個角度入卷高考呢?
我首先進行了大量的學習,看了40多篇有關火星和探測器的文章,通過視頻傾聽了5位科學家對火星和探測器的講解。癡迷在“天問一號”的那兩個月時間,我總算對火星和探測器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接下來開始思考高考會怎么考,也就是思考考題的問題了。又用了10天的時間,我捋出三個可能出題的關鍵問題:第一是關于探測器的發射,第二是探測器降落在火星上的問題,第三是地球和火星的一些關系,比如質量關系、半徑關系及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關系。三道題我一遍遍修改,直到自認為跟高考題近似,然后認認真真地逐一把問題和解題思路講解出來,并用視頻方式錄下來。昨天晚自習,我把錄制好的14分鐘視頻放給學生看,希望我們的“天問一號”在這個特殊時刻,發揮該有的效力。前兩個問題比較難,第三個比較簡單,而今天上午出現在高考理綜試卷上的是第三個問題......”
學生們奔走相告,丁建才老師卻坦然地回應:真誠地希望我的學生們高考成功,更希望同學們將來能在物理學上有所建樹,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科技創新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上一篇:初心向黨 九九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