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
聚焦主干 穩中求新——2020高考理綜卷物理部分評析
2020高考全國I卷物理試題,嚴格遵循考試大綱,聚焦學科主干內容,以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更加注重對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考查。今年考生的直觀感覺是,理綜試卷物理部分在各題型設置和難度上都與平時訓練保持一致,做題時有很強的親切感,易于下手,整體難度適中。
1、突出考查力學、電學主干知識,兼顧基礎知識覆蓋面
試卷必考部分仍以力電為主,選考部分33題主要考查分子動理論和氣體實驗定律。其中,選擇題為:4力+3電+1原,和去年設置相同,力學題難度相當。實驗題為一電(6分)一力(9分)。計算題是一力(12分)一電(20分),不涉及很復雜的計算。選考題33依然為3個填空;計算題為氣體定律應用。
2、注重考查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落實高考“四翼”
本試題很好的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造性”,注重對探究過程、研究方法、科學態度等基本內容的考查。一些試題素材來源于教材,貼近中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打好學習基礎,促進課堂回歸教材。第14題安全氣囊的作用、第16題蕩秋千、第19題核反應方程、等試題都來自教材中例題或習題改編的內容,突出考查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對物理規律的應用。
3、凸顯物理學科特點,強化關鍵能力
高考評價體系中要求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在物理試題中,考查學生邏輯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構數理結合等關鍵能力,比如,第14題以汽車安全氣囊為背景,比如第16題,某同學蕩秋千,跟生活實際相聯系,考查學生對動量定理的理解和應用。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題給情境利用所學知識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考查學生的模型建構能力。第17題學生必須對電容的充電過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第21題的雙棒運動,若是學生對于發電機原理、電動機原理、雙棒之間的力學關系有一個清晰的了解,能很快得出正確的答案。第25題是一個力電綜合題,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整個試卷考題體現了學生對信息獲取與整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探究能力、運用物理語言表達物理過程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物理興趣、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素養。
對于2021年高考的復習備考的建議:應以夯實基礎為主,注重對教材概念的理解,對每一個公式,定理定律,實驗原理,都要做到能理解其應用的情景與條件,對于一個實際的熟悉的生活現象,能夠應用物理知識建模、分析,計算。能恰當地用數學工具處理和描述物理過程,把學到的理論和知識能遷移至身邊的生活和創新實驗當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作者簡介】
丁建才:北晨學校高中部物理學科中心主任,高級教師,張家口市骨干教師,市級優秀教師,市級先進德育工作者,全國物理競賽優秀輔導員。
葛治鋒:北晨學校高中物理骨干教師,市級優秀教師,市級先進德育工作者,全國物理競賽優秀輔導員。